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大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支撑。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本计划,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一)理论武装更加深入
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更加深入人心,党员干部群众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自觉显著提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持续增强,全县上下形成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浓厚氛围。
(二)主流舆论更加巩固
正面宣传更加有力有效,主旋律更加昂扬向上,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更加牢固,社会舆论环境持续优化,正能量充沛、主基调鲜明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拓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核心价值更加彰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泛弘扬,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文化建设更加繁荣
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文化强县建设注入强大活力。
三、重点任务
围绕工作目标,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着力抓好以下重点任务: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深入推进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健全理论学习体系,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
二是创新理论宣传普及。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生动鲜活地宣传阐释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平台作用,用好各类宣传阵地,组织开展理论宣讲、理论研讨、理论普及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壮大主流舆论,唱响时代强音
一是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精心策划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报道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生动实践,讲好XX故事,传播XX声音,凝聚奋进力量。
二是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引导处置机制,加强对热点敏感问题的研判和引导,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
一是深化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创新宣传载体和平台,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社会治理、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二是抓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深入挖掘XX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和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维护网络安全
一是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领,加强优质网络内容供给,打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积极开展网络主题宣传,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二是加强网络综合治理。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强化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规整治网络乱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研判和预警,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五)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支持文化精品创作生产,鼓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本计划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成效,特制定以下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县委对全县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成立县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意识形态工作。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大宣传工作格局。
(二)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督促检查制度、考核评估制度等工作机制,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效能。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四)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有力保障
加大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经费投入,将意识形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意识形态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必要的阵地支撑和物质保障。
本计划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